这个妇人是一个追求爱的人,但她不得其法,反而陷入自己罪中。她是一个只能在正午出来打水的罪人。一开始撒玛利亚妇人不明白神的话,从主说出了她一切所行的,她才开始意识到和她说话的人不得了。主的话直击她的良心。从她后面问的话可以看出,这位妇人心中是思考神的事的,她问主如何敬拜神,并且知道自己等候的是弥赛亚。
主耶稣从耶路撒冷来,犹太人不接受他,他就转向撒玛利亚。神的恩典是一定要有一个出口的,当耶路撒冷不要祂的恩典,犹太人觉得自己不需要这个恩典的时候,恩典就临到了其他的人。这个妇人虽然是如此,但是神已经在她的心中做工一辈子了。所以神说“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 ,可以收割了。” 所以主自己主动来找她,特意地来找她。
若不是主屈尊来到世上寻找罪人,我们如何能得救。这段对话是发生在一个罪恶的女子和审判活人死人的神中间的,这样的一个审判者却屈尊前来跟她要水喝。主借着这样一个屈尊的举动打动了她的心,她一下子就改变了,立刻就跑出去为主作见证。她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她不在觉得羞耻,反而可以讲出她的罪的,因为耶稣的恩典大大的大过她的罪,完全的除去了她羞耻,解开的罪在她身上的捆绑。
经常有人讲这一段就是说我们信主之后要为主作见证,总是喜欢讲到要求。但我们在这里看到她生命的改变,她去做见证是不用人催促的,她的喜乐已经藏不住了,一切羞耻的事她都不顾了。这个就是她一直等候的那个真正爱她的先生。她之前有六个男人都不是爱她的,这第七个,完全之数的这个男生,是真正爱她的,明知道她是这样一个人还依然来找她的,还有什么事对这个女生来说更大呢?
“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 得到活水没有任何条件,主第一句就说这个,并不问她有几个丈夫。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 主不是说我来就是要做成祂的工,而是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祂的旨意。这反映了主的心态,吃东西的时候的那种感受,是一种满足和喜悦。主屈尊进到人的软弱中,他会走路走累了,喝了,饿了。当一个人又累又喝又饿的时候,什么东西满足他?一个饼不能真正的满足他,什么才能使他得着喜乐?我们就知道我们和主差了多远。这是主的生命,是门徒当时所不懂的。
“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 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 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 这里收割的人是指主自己,因为这个妇人是听了主自己的话才信的。但主却愿意纪念旧约中众先知所做的一切撒种的工作。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对我们来说,撒种的肯定是主自己,如果没有祂做工,我们如何能信,又信什么呢?但这里也特别的提到我们的工作,我们收割得果子,这奖赏可以存到永生。我们如今向人传福音,可能是撒种的,也可能是收割的。“我栽种了, 亚波罗 浇灌了,惟有 神叫他生长。 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 神。 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 因为我们是与 神同工的;你们是 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哥林多前书 3:6-9)
“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 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 撒玛利亚已经可能算是外邦人了。这些人跟妇人一样,因着耶稣的话就信了。
“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 加利利 去。 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 主明知道去这个地方是得不到尊敬的,但祂依然要去。但他来不是要得人的尊敬,乃是要行父神的旨意。这里有一个线索告诉我们为什么父神要主有这样一条路。
主来到世上,犹太人才是他的弟兄,但犹太人反而不接待主。所以撒玛利亚成为主恩典的出口。但他依然要去到加利利,可是加利利人是看不起他。但主就专门去到罪人,底层人民,这样的人那里去,在这些在犹太人社会中被鄙视的人,反而接待了主,尊重主,结果就得到了主的恩典。所以这与之前的线索一致,都是说到主的恩典。
另外,撒玛利亚人是因着主的话就信,但加利利的人要看到神迹才信。这里特地提到主曾经在这里行过变水为酒的神迹。以色列中专门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愿意信,但必须看见神迹,这些人现在也是如此,就是以色列的余民(马利亚献主遇到的那个人也是这样)。他们与撒玛利亚人是不同的。这个大臣因着孩子快要死了就求耶稣快下来医治他的儿子,他虽然信主可以医治,但他一定要主下来。路加福音中的外邦的百夫长,他是说我不配你到我家里来,你就说一声我仆人的病就必好了。主都赞叹说我在犹太人中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信心。虽然犹太人的信心很小,但主还是医治,还是怜悯。犹太人的光景就是若不看见神迹他们总不信。
这里的孩子没有死,与寡妇的儿子,拉萨路等等从死里复活的不一样,这里是救活了一个将死的人,这两个能力是不同的。变水为酒中,酒是代表欢乐,水代表宗教礼仪。仪文不能叫人喜乐,并且是让人死的,主把这一潭死水变成了使人欢乐的酒,并且是在婚宴的场合。从以色列民族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何西阿书将以色列人比作淫妇,主是他们的丈夫。我们也常说主是我们的良人,我们是祂的新妇,将来在天上有羔羊的婚宴,这个良人来迎娶我们,这是我们的盼望。对于地上的以色列人来说,他们也同样有这一天。主刚出来传道的时候在迦南行这样的神迹,代表将来有一天将以色列的余民再一次的揽回到祂的怀中,等待他们和新郎结婚的一天。那时主就不是客人的,也不是管筵席的,而是新郎自己。那一天祂要用祂的大能成就这个喜乐的日子,但以色列人并不接受,现在不是喜乐的日子,现在是以色列人弃绝主,钉主十字架的日子。所以主转向撒玛利亚。然后再回到加利利,行这样一个就回要死的一个人。以色列民族就是那个将死之人,主来到地上就是要做这样一件事,因此祂在加利利行了这样一个神迹,是十分合宜的。这是主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