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大背景就是对于以色列人道德上的审判在一开始的时候已经完成,他们就是弃绝主,弃绝福音的。(路加福音是一路都在查看以色列人,最后才做出审判。)第二个大的背景就是第五章,第六章中,主耶稣用自己来替代了旧约中以色列人所依赖的东西,比如五章中的毕士大的池子,六章中的吗哪。我们知道旧约律法中,凡是好的,凡是还有指望的,都是指着基督耶稣说的。但是犹太人看不明白,所以主有意将自己置于这样一个境地。这一章如果做一个总结,就是把耶稣基督荣耀的身位放在我们眼前:第一,祂是赐生命的主;第二,祂是审判的主。
主治好这个病了三十八年的人,也是小试牛刀,是对主祂是赐生命的主的一个小小的启示,或者说预言。虽然这个人没有死,但也是重病缠身。以色列人的先祖们在旷野四十年,但实际上他们只需要走两年,前两年他们就来到了迦南地的边上,但他们信心不足不敢进去得那地。所以神又带他们在旷野转了三十八年,因此这个三十八年代表以色列人落在罪和软弱的底下。圣经里面记载有时候人的病是为着神的荣耀,有时候是因着人的罪,在这里有这个38之数,因此这个人的病是因着他的罪。主也对他说以后不要再犯罪了,恐怕你病的更厉害。
这个池子被天使搅动,谁先下去无论什么病都得医治,从根本讲这是指着耶稣基督医治的恩典说的。但当时这个制度是不是有效率,对这个是不是有利呢?“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 他在这里就是要痊愈,主还这样问,这个问题把这人最深的难处勾出来了,他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这个肉体的痛苦,就好像保罗说的“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马书 7:24)谁能帮我第一个下去呢?这个人在这里一是他落在罪的咒诅之下,二是他如此无助是因为他在律法的软弱之下。律法告诉你这样做就得医治了,但却不给你这个能力去做。这是让人看到人在罪和律法下的无助,而反面就是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祂的拯救。
耶稣远远大过天使,天使搅动水池,只能救一个人,有那么多人挣着下去。但是当可以救所有人的主来的时候,主动来找人,反而没有人理会祂。犹太人落在律法的捆绑之下,还不愿进入主的恩典,这就是他们的光景。
“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 这里只是身体的一个医治,不要上升到救恩的层次,不能理解成得救以后犯罪会失去救恩,他根本不知道耶稣是谁,是并未得救的人。他的身体以前因为犯罪得病,耶稣就告诉他不要再犯罪了。撒玛利亚妇人愿意知道跟她说话的人是谁,而这个人并没有在乎这件事,以色列人是从根本上弃绝主的。主说这话还有一个原因,这个神迹是行在以色列人中,将来主第二次再来的时候祂是要作王的,这是从王权的角度所设立的制度,因此这个还是要强调不能再犯罪。
能不能拿褥子等等这些都是文士的解释,圣经只是说安息日不能做工,究竟什么叫做工,却是文士他们自己定的,勉强人来遵守。他们规定人安息日不能走超过一千肘,这是从约书亚记来的。神愿意人来亲近祂,但人是有罪的,神说你们可以离得越近越好,但不要近过一千肘。可是人却总是试探神的底线,想要离神越远越好,人就是想把事情做到什么地步才能达到神的底线,这样就既可以作自己想做的,又不失去神恩。这就是解释律法的人的心理。这些都是犹太人的传统,并不是真正的律法,所以主总是要挑安息日的刺,就是这个道理。犹太人不但对律法的解释是错的,对律法的看法也是错的。
神如何看待安息日呢?知道这个我们就知道耶稣为什么这样反对犹太人的安息日。安息日本来是休息的日子,为了守律法反而成为了人的负担。另一个角度,神造天地之后看一切都是好的,第七天进入了安息。但希伯来书说将来另有一个安息:“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希伯来书 4:9)本来神造完天地就可以安息了,但人的犯罪堕落打破了这个安息,从那以后就像主这里说的“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当人落在死亡和咒诅之下的时候,爱我们的神又如何能安息呢?人也没有安息。所以耶稣为什么总在安息日治病,主说这个人被病捆绑了十八年,难道不应该在安息日解开他的捆绑吗?神的心与这些律法师的心有多大的差别,这些律法师在乎的是使他们有别与外邦人的宗教仪文,而神在乎的是人在咒诅,死亡和痛苦的里面该如何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安息。
为什么我们不在安息日聚会?人看不到仪文后面的本质,神都没有安息,人哪里来的安息呢?我们心中所羡慕的是那将要来的,神的安息。这也是神所羡慕的,在耶稣新造里的安息,祂的审判临到,一次解决罪的问题,天上地上一切的权柄和荣耀都归给主的时候,神要得着安息。
19-21节 主自己当然什么都可以做,但祂顺服父神的旨意。治好这个人只是小菜一碟,还有更大的事要成就。主要使死人复活,他自己也要从死里复活,不仅如此,他还要让所有信祂的人从死里复活,并且永远活着。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人一顿饭不吃,就饿得要死,什么样的功效和能力,可以使人永远活着,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 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 父神不审判,审判的是子。是主为我们道成肉身,战胜一切罪和死亡,为我们活为我们死,祂最有资格审判不信祂的人。并且,神要人尊敬子好像尊敬父一样,这是父神的心意。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