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中有两处非常鲜明的对比,一是犹太长老和外邦的百夫长,二是法利赛人和一个罪人女人。(路加的希腊文文笔非常的优美,他很喜欢用对比的方式叙事,大家读的时候可以稍微留意一下。)
主在迦百农被犹太人的几个长老围着,他们为一个外邦百夫长的仆人来求帮助。这个百夫长对犹太人特别仁慈,甚至为他们建造会堂。犹太长老们虽然不相信耶稣,但为了与百夫长的交情,只好在需要的时候去求耶稣。长老们对主说你去行这事,百夫长是配得的,但百夫长却说:“我不敢当,我也自以为不配……”。这位百夫长非常谦卑并且有信心,他认为耶稣是有权柄的,就好像他对士兵有权柄一样。难怪耶稣对百夫长的信心感到希奇,以色列中没有一个人这样承认耶稣的绝对权柄。福音书中有两次记载耶稣希奇的,一次在这里,他希奇这个外邦百夫长的信心。另一次他希奇以色列人的不信(可六6),这是一次鲜明的对比。
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一个法利赛人名叫西门的,请耶稣到他们家吃饭。这个法利赛人对主非常冷淡,甚至最普通的礼貌,如洗客人的脚,与他亲嘴和用油抹他的头等,都没有做。当他看到一个罪人妇女来到主前的时候,心里还说耶稣如果是先知,就一定知道这女人是个罪人,就不会与她来往了。但这女人一进屋就将她的爱倾倒在主的身上,用眼泪洗主的脚,用头发擦干,又亲吻又膏主的脚。我们看到,如果一个宗教领袖不能来归荣耀与主,神就兴起罪人来做这事!法利赛人认为自己在神前是无可指摘的,不需要赦免,更不愿意认识主;但罪人却是如此的感激主的救恩,在信主的人面前,主就向她显出赦罪的权柄来。这是另一个鲜明的对比。
施洗约翰或许和其他的以色列人一样,盼望着但以理书中的天国,盼望着耶稣作王打败他们仇敌的日子,他向人说“天国近了”主来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但是当他被下在监里时,他软弱了,他差人问主,我们到底是等候你还是别人?但监牢的门依然紧锁,因为主来是“宣告神悦纳人的禧年”,还没有到“神报仇的日子”。主肯定了约翰的同时,也劝勉人不因为主跌倒的就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成为天国的子民,可以受圣灵的洗,就不在审判的时候受火的洗了。
主耶稣在地上行死人复活的神迹,除了启示他的权柄之外,自然也因着爱,同时也是为着主自己要从死里复活的事来预备人的心。但主复活后仍有许多人不愿意相信死人是可以复活的,因此圣灵在哥林多前书15章中十分集中和清楚的启示给我们主复活的意义,并且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哥林多前书 15:14),可见主复活这件事是我们信仰的根基之一,推荐大家有空可以读一下这一章。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