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 – 5节

这一章主要是对基督徒道路的劝勉、以及对犹太教的弃绝。这些劝勉的话虽然听起来简单易懂,但确很有分量,并且同整本希伯来书的背景是一致的,就是有关基督徒在地上行走的历程的劝勉。这与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中的劝勉是不完全一样的,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中是讲到信徒在天上的与主联合的地位,以及从这属天的源泉而来的生活。例如1-5节中说到“常存弟兄相爱的心”、“用爱心接待客旅” 、“要记念被捆绑的人”、尊重婚姻和生活的圣洁、以及“不可贪爱钱财”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信徒在地上生活行为的准则,并没有太多涉及属天生命的流露。

7节、17节

这两节的内容可以放在一起看,因为都是讲到那些引导我们的人。第七节已经离世归主的,以前曾经引导我们、传道给我们的人。而第十七节是讲到那些现在正在引导我们的,要顺服他们,留心看他们美好的结局,跟随他们的脚踪。

8节 – 9节

这里讲到我们要有单纯的信心,单纯地仰望耶稣基督,因为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都是不变的。我们若是有一颗单纯的信心,我们就会单单地注目在主的身上,这样就不会“被那诸般怪异的教训勾引了去”,就是那些所谓的“新的教训”之类的。如果我们的心是追求那样的教训,就代表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在耶稣基督的里面得着满足。如果我们在耶稣基督里面得着满足,我们就不会被那些诸般怪异的教训所吸引,因为唯有耶稣基督才能真正的满足我们,并且他也已经完全的满足了我们。

10节 – 13节

有关犹太教:“我们有一祭坛,上面的祭物是那些在帐幕中供职的人不可同吃的”。这样的一个祭坛是基督徒所特有的,因为这个祭坛上的祭物哪怕是在帐幕中供职的人也不可吃,在他们是完全没有份的。原本在旧约中,敬拜神是以色列人所特有的一个特权,但如今这特权已经属于教会。

“原来牲畜的血被大祭司带入圣所作赎罪祭”在犹太人敬拜神的时候,主的救恩还没有成就,所以进入至圣所的门也没有打开。而如今,耶稣基督已经借着他的救赎、借着他的祭,将他的血带到了至圣所,而且是天上的至圣所,也将我们的地位一同带到天上。“牲畜的身子被烧在营外”,这是讲到主被弃绝。因此,这里一方面是说主在世上借着十字架成就他的救赎,将他的血带到天上的至圣所,另外一方面,他在世上被厌弃、被弃绝。这个是主的份,实际上也是如今所有信徒的份。

“所以耶稣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圣,也就在城门外受苦”,他在城门外受苦,因此,“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这一方面是讲到基督徒在世上所当受的唾弃和弃绝,与我们的主一样。同时另一方面,也特别讲到这些希伯来的信徒会受到犹太教的逼迫和弃绝,这也应当是他们的份。

14节 – 16节

“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我们心中所羡慕的、将来属于我们的那个城,乃是天上的那个新耶路撒冷。因此我们在世上所行的事,都当为着得主的喜悦。所以要“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我们的城并不在这地上,我们的城本是在天上。

18节 – 19节

作者保罗请众圣徒为他们祷告,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因我们自觉良心无亏,愿意凡事按正道而行”,因此他们就更可以请众圣徒为他们祈求祷告,特别是为着可以使他们更快的到这些圣徒那里去。

20节 – 25节

20节开始是保罗的祝福,这里他对神的称呼是“赐平安的神”。这也是保罗经常使用的一个对神的称呼,特别是在希伯来书中。因为这些希伯来的信徒,他们每天要面临很多的纷乱,如果他们在耶稣基督的信仰上没有那么坚固,那就很可能回到过去的那种靠着肉体的敬拜当中。想到这些,保罗就特别提到说愿赐平安的神来祝福你们,因为他们所缺少的正是平安。

这里的祝福是建立在两件事情上作为一个基础的,第一个是从死里复活的耶稣基督,第二个是借着耶稣基督的救赎,他的死和他的复活,成就了这样一个平安的神。并且,这里特别提到是借着那“永约之血”所建立的这样一个平安,因此这样的祝福和盼望是不能更改的。“永约之血”与希伯来书的主题是十分相称的,这与犹太教这个在地上的、暂时的宗教是相对的,因为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救恩是一个永远的约。这与西乃山上的约不同,那时祝福是建立在以色列人可以遵循律法、有合适的行为的基础之上的。而这里的约是建立在耶稣基督的宝血之上的,因此人一切的过犯已经在这个血上得到了解决,这是一个永远的约。

保罗祝福的内容是求神“在各样善事上成全你们,叫你们遵行他的旨意;又藉着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行他所喜悦的事”。

22节以后特别提到了提摩太,也提到了作者现在身处意大利,这也是一个小小线索,告诉我们这部书的作者就是保罗。但无论作者是谁,实际上这都是圣灵权柄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