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二十一章

彼得三次不认主,主也给他三次机会承认他。也许彼得会想,我都三次不认主了,主还会爱我吗?但是从马太福音中我们看到天使特意说去把主复活的好消息告诉“门徒和彼得”(可16:7),这不是说彼得不配算为门徒了,而是主对彼得爱的流露,主特意嘱咐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彼得。约翰福音这里也记载主特别的过来,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借此复兴彼得的信心。主没有因为彼得的软弱而怪罪他,更没有不爱他,相反,他是那么的爱他,在乎他。对于我们也是一样,当我们软弱犯罪时,我们也会立刻感觉与神有隔绝,但这感觉不是事实,“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罗马书...

出埃及记第四十章

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二年的正月一日帐幕立起,就像神启示帐幕中的一切如何制作一样,神在这里也告诉摩西立起帐幕的步骤,一切物品都要按照神要求的顺序摆设。“是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这句经文出现频率很高,亚当的过犯是不守神所吩咐的约,而摩西立帐幕一切都照神的吩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摩西所行的是基督正面的预表。...

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

前两章我们看见,以色列百姓犯了大罪得罪神,摩西一人为众百姓代求,恩典的神不但没有击杀百姓,还一再应允摩西所求的。这事之后,34章神让摩西准备两块和之前一样的石板要再次重刻十诫,并且在云中降临。这里就是旧约中说到恩典的最高的地方:“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 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34:6-7)这个就是神在旧约中的恩慈,旧约总是让人觉得律法森严,但其实这时就已经有恩典的光在里面了。...

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

我们记得神曾经应许摩西,要亲自带领以色列人走旷野之路,但这一章中神对摩西说要派遣天使跟以色列人同去迦南地,神自己就不去了,免得哪天以色列人犯罪得罪神,神又要击杀他们。但是摩西又向神祷告求神一定要与他们同去。这一次神又听了摩西的祷告,应允了他所求的。...

出埃及记第三十二章

在32章中我们看见,律法还没有赐下,以色列人就已经犯罪了。他们喜欢眼睛可以看见的,手可以摸到的,竟然为自己铸了金牛犊来拜。但以色列人已经与神立约,凡神所吩咐的都要遵行,如果没有遵行就是当受咒诅的。所以按照约定来说,这些百姓都是当死的。因此神发烈怒,对摩西说要灭掉这些百姓,使摩西的后裔成为大国:“你且由着我,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出32:10)。摩西就立刻为百姓祷告,恳求神回心转意,不击杀他们。...

出埃及记第三十一章

这一章是摩西四十昼夜在西乃山上的最后一章,神吩咐完所有的律法和会幕的建制之后,还亲自拣选了有智慧的工匠来制作,然后定下了安息日的条例,最后还把神用指头亲自刻的十诫法版赐给摩西。 关于安息日,在这一章神告诉人要守安息日,因为神自己在第七天的里面,是不作工的,祂停了自己的工作休息了。所以本来安息日是神的安息,现在神把它赐下来,叫人,特别是以色列人,也要他们在安息日安息,要他们放下自己所有的工作,叫身体休息。这是旧约中安息日的意义。...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香坛 不论在旧约里(诗141:2),或是在新约里(启5:8),献给神的香都是表示我们向祂的祷告。所以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就知道金香坛一定是在一些方面与祷告有关。倪柝声弟兄称香坛是旧约中“最深的预表”,可见香坛相当的难理解。 我们看见会幕和外院子有两座坛:金香坛和燔祭坛。会幕里的香坛是为着祷告,而外院子里 的燔祭坛是为着献祭。首先赎罪祭的血在外院子的祭坛那里流出来,然后血被带到香坛并洒在坛上,其余的血要倒在燔祭坛脚那里。因此,救赎的血把两座坛联结起来。这是代表我们先是蒙了基督宝血的遮盖,才能来到神的面前祷告。...

出埃及记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经文的主要内容是祭司承接圣职之礼,这礼要一连七天举行,使亚伦成圣,使亚伦的儿子成圣,使会幕成圣,使祭坛成圣。七天礼成之后,亚伦才可以开始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职分。这里是神吩咐摩西如何行礼,利未记第八章详细记录了他们行礼当天的全过程,大家有兴趣也可以比较着读一下。...

出埃及记第二十八章

这一章的经文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神在教摩西做圣服的过程中,就亲自解释了每一样东西的目的。 首先,制作圣服的目的是为了让亚伦可以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职分。圣服荣耀华美,各大部件包括胸牌、以弗得、外袍、杂色的内袍、冠冕、腰带。 以弗得和胸牌上面的宝石上都刻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为要“在耶和华面前作为纪念”,祭司作为神和人之间的中保,他就代表了以色列的众百姓。...

出埃及记第二十七章

这一章的经文主要讲了祭坛、外院和圣所中的金灯台燃灯的条例。 祭坛是预表主耶稣是我们的祭物,借着主的血,我们的罪得着了赦免。 “用铜把坛包裹”:会幕和其中器皿所用的木料都是被包裹的,神吩咐摩西用铜包坛,因为这坛是为着献燔祭用的,包上铜免得坛被火烧坏,因此这坛也被称为铜坛。 坛上的四个角在献祭仪式上占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祭司分别为圣的典礼中(出29:12)、在赎罪祭(利4:18)或是在赎罪日(利16:18 ),...